澎湃新闻获悉,“古物影——黄宾虹古玺印收藏展”将于6月1日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正式对外展出。浙江省博物馆“黄宾虹收藏”系列展此前已推出过 “古物影——黄宾虹书法收藏展”等,“古物影——黄宾虹古玺印收藏展”为该系列的延续,将展出黄宾虹生前所藏古玺印一百二十九钮,与其手书释文印谱一一对照陈列,并辅以其印学、古文字学手稿及书画作品四十余件。展览意在透过黄宾虹的收藏,探寻其鉴藏观、艺术观、价值观,从而追寻黄宾虹艺术创作与收藏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潜藏的精神追求。
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国画大师。在其逝世后,夫人宋若婴及子女秉承其遗志,将其遗作、遗物全部捐献国家,由浙江省博物馆整体保存。在其捐赠的古物中,除了他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外,还有数以千计的古物收藏,囊括书法、绘画和古玺印等。
黄宾虹
玺印原本是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信物,至宋元成为艺术品类。随着金石学兴起,朴学家又以训诂考据规范其学术品格。黄宾虹自幼癖好金石,搜集古印,编成谱录;梳理印学,积稿盈尺;考释古文,辨析六书义理。初求识字,究极丹青,其更以金石贯通书画,以藏养学,创获颇多,乐此不倦。
黄宾虹言: “古之君子,其文章事业,已大著于天下,而精神之所波及,旁见侧出,每寄于一器一物之间,使当世诵其博雅,千载而下,仰其风流。”
展览特将黄宾虹生前所藏古玺印一百二十九钮,与其手书释文印谱一一对照陈列,并辅以其印学、古文字学手稿及书画作品四十余件,以期于一字一钮间,体现其蓄物求知之精神,令观者感受其匠心独运、博雅风流。
蓄物·鉴藏古印
黄宾虹收藏古印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彼时,年仅二十余岁的黄宾虹得汪启淑旧藏汉铜印数钮,爱不释手,出入携行。居歙中时,又以旧瓷、书画交换古印,由此爱铜印之名远播。在黄宾虹初到上海之际,画名未显,而“富藏印”之名已著。奇、异、未经谱录是黄宾虹所藏古印的特点,广东古文字学家商承祚曾用“奇品琳琅”来形容。
旅居沪上近三十年,黄宾虹藏印屡失屡得,可千百计。据褚德彝《金石学录续补》记,至一九二〇年,黄氏收藏古玺印已达二千余钮。它们陪伴着黄宾虹北上南归,几经波折,最终入藏浙江省博物馆的有九百余钮。
黄宾虹藏巴蜀古印 印面
黄宾虹藏巴蜀古印 印花
黄宾虹藏巴蜀古印 封泥
环球UG声明:该文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与本平台无关。转载请注明:古物影:黄宾虹收藏古玺印将在浙博展出
马克一下,怕忘了